网站整改中

大亚湾澳头:棕叶飘香传温情 软糯鲜香好滋味
2025-05-29 11:13:43 稿源:惠州头条APP点击:

  5月,大亚湾澳头的街头巷尾多了一缕独特的清香——微风裹挟着炊烟,蒸煮过的粽子味道让人们勾起了对节日的期待。今年初,大亚湾箬叶粽子入选第五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。最近,大亚湾箬叶粽子传承人——温惠波一家也开始热热闹闹地包起了粽子,这不仅是属于节日特别的仪式感,还更添一份文化传承的意味。

  每年可销两万多个粽子

  咸肉粽肥而不腻,海鲜粽鲜味浓郁,灰水粽清甜劲道,成捆成捆的箬叶粽子悬挂在温惠波一家经营的店铺门前,令人食欲大动。每逢端午节前夕,街坊邻居都会特地前来购买,线上订单也是络绎不绝,让他们一家忙得不亦乐乎。“我们家一年能卖出两万多个粽子,特别是端午节前,很多人订购粽子送给亲朋好友。”
 


  大亚湾箬叶粽子的制作材料主要是糯米、猪肉、蛋黄、红(赤)豆等食材,为了突出本地的食材特色,温惠波还别出心裁地加入鲍鱼、干贝、虾米等海鲜。制作过程繁琐也很考验耐心,温惠波一家人齐心协力,分工合作,完成备料、清洗、浸泡、腌制、包裹、蒸煮、吊水等一系列步骤。

  “粽子好吃的秘诀就在于食材选得好。”温惠波说,首先要挑选新鲜的箬竹叶,提前用水浸泡和清洗,确保卫生和增加韧性。不同口味的粽子包裹使用的材料有所不同,以海鲜粽为例,要将糯米、红(赤)豆等洗净提前浸泡4到6小时,选用肥瘦相间的五花肉焖至软烂,再加入每天一早从海鲜市场采购的鲜美海鲜(鲍鱼、虾等),加入自家熬制的葱头油等调料反复搅拌均匀至入味,并将腌制好的咸鸭蛋取出蛋黄备用。

  准备好全部材料就开始裹粽子了。只见温惠波的母亲玲姨将两片粽叶叠起,从中间卷起成圆锥状,放入一把事先混合均匀的糯米和红(赤)豆,再将蛋黄,鲍鱼、瑶柱等材料一一放入,再用糯米红(赤)豆填满,最后把粽叶折起,完全包裹住内馅,用竹篾绕一圈,打结,拉紧,检查不会露馅后,然后将包好的粽子成串放入锅中煮至糯米完全煮熟煮透,变得香糯可口。
 


  剥开粽叶时,各种食材和粽子完全融合的香气扑鼻而来。一口粽子入口,伴着箬竹粽叶的清香,满满的海鲜搭配糯米的润滑口感,再加上咸蛋黄和五花肉的浓郁香味,令人心满意足、回味无穷。
 


 

  粽子是家人团聚的温馨符号

  90后的温惠波从小就喜欢和家人一起制作美食,清明做艾粄,冬至做萝卜粄,端午的粽子更是他记忆中的一抹亮色,而制作粽子的技艺和配方,更是从他的祖辈开始便代代相传。每逢节日,全家人围坐在一起,一边聊天一边包粽子,那份亲情的温暖和节日的喜悦交织在一起,让他倍感幸福。温惠波说,粽子不仅仅是一种应节食物,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,它承载着家人团聚的温馨。

  大学毕业以后,温惠波从事电商行业,秉持着对美食制作的浓厚兴趣,他在大亚湾澳头开了一家甜品铺,把粽子这一传统美食放到菜单以后,深受欢迎,成为店里的招牌美食。在经典传统口味的基础上,他创新推出了碱水豆沙粽、板栗绿豆粽等新颖款式,既保留了传统粽子的韵味,又融入了年轻人的口味偏好。

  现在,温惠波还在线上直播制作大亚湾箬叶粽子的过程,让更多人了解这门传统制作技艺,吸引了不少网友的关注和点赞。他还将大亚湾箬叶粽子打造成节日手信,通过快递物流,仅需一天时间,这份美味即可送达省内任何一座城市。

  今年初,大亚湾箬叶粽子入选第五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。对于温惠波来说,这不仅仅是一门生意,更是一份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。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,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爱上这份来自大亚湾的独特美味。

  惠报全媒体记者曾静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