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‘党员回家’,回的是身份,暖的是民心!”这句话在大亚湾开发区霞涌街道深入开展“党员回家、服务万家”工程的实践中得到了生动诠释。
自去年以来,霞涌街道党工委以“党员回家、服务万家”工程为抓手,动员辖区在职党员到村(社区)报到,通过“添绿”“增收”“提能”三大行动,让党员力量下沉一线,绘就了一幅党群同心、共建共享的温暖画卷。
“回家”党员在黄金海岸种植认捐树木。
带头捐树植绿美化街道
想为家乡添点绿?霞涌街道的“回家”党员们诚意满满!今年3月,霞涌街道创新开展“云上种树,山海绿韵,我在海边有棵树”植树活动,通过社交媒体的推文发起树木线上认捐?;疃煌瞥?,“回家”党员们就踊跃认领。3月14日,活动进入实地栽种环节,“回家”党员和大家携手合作,在黄金海岸种下100株洋红风铃木,让原本普通的海岸线摇身一变成了“美丽风景线”。区政法信访办的“回家”党员们更是慷慨解囊,主动捐款为坜下社区捐赠苗木,让社区更加绿美。
此外,“回家”党员们划分责任区,化身“护绿使者”,浇水、施肥、修剪……一场场主题党日活动下来,确保“种一棵、活一棵、美一片”。更有“回家”党员自掏腰包,开展“绿意进百家”活动,把绿植送到居民家中,号召大家一起扮靓家园。如今,走在霞涌的街头巷尾,绿树成荫、花香四溢,居民们纷纷点赞:“以前是‘出门见绿’,现在是‘推窗见景’,生活幸福感噌噌涨!”
化身“智囊团”为集体经济增收
乡村振兴,关键得让钱袋子鼓起来。霞涌街道机关党支部的“回家”党员们化身“经济智囊团”,为村居经济发展注入动能。
在上角村,“回家”党员们从土地整治入手,成立专项工作组推进“千亩方”稻香田园项目,把零散农田整合成片,种上庄稼,让土地焕发新生机。他们抓住“百千万工程”政策机遇,协助村里成立强村公司,多方奔走协调筹集资金560万元,推动整村光伏建设。面对部分村民的疑虑,党员们不厌其烦地挨家挨户讲政策、算收益,用真心换理解,最终80户符合建设条件的村民积极参与。如今,光伏一期项目已建成投用,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94.5万元,让村民真切感受到“阳光变现”的实惠。
针对上角村废弃水厂长期闲置的问题,“回家”党员们积极协调资源,对水厂墙体进行彩绘,让其摇身一变成为特色打卡点,他们还主动调研、对接市场,引入社会资本,计划将旧厂房改造成特色咖啡馆。村民乐呵呵地说:“以前这些地方荒着可惜,现在党员带头搞活经济,咱们村越来越有奔头!”
为社区治理“提能” 让居民生活更安心
今年初,霞涌街道东兴社区独居老人朱叔家因意外发生火灾,厨房设备全毁、墙面熏黑。社区党支部迅速发动“回家”党员“组团”帮扶:霞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“回家”党员上门做检查、开展心理疏导,把熏黑的墙面刷得焕然一新;街道“回家”党员贴心链接餐饮店,为朱叔提供送餐服务。更暖心的是,区石化应急管理公司的“回家”党员链接爱心企业联盟提供低偿厨房重装服务,党员安全巡查队还定期排查独居老人家中的安全隐患。
类似的暖心故事还有很多。不仅如此,“回家”党员们还积极参与社区治理,利用专业所长,为社区平安建设筑牢防线,让居民生活更加安心。
“以前这条路节假日根本没法走,现在可算舒心了!”家住小径湾社区的居民们提起韵景二路和海润路的变化,都竖起大拇指。这两条曾经让居民头疼的“堵心路”,在“回家”党员们的努力下大为改观。党员们化身“交通协调员”,多次奔走协调相关部门,推动道路移交、规范停车位划线,还联合交警开展观光车专项整治。如今道路畅通有序,居民们都竖指称赞。
霞景路作为海韵广场边的海鲜一条街,是游客观光吃饭的重要打卡点。今年,霞涌街道全力建设省级旅游度假区,这条路及沿街商铺被列入提升改造工程。改造过程中,“回家”党员们挨家挨户走访解释方案,打消商家顾虑。如今海鲜街面貌焕然一新,商户们直夸“环境好了,生意更旺了”。
“党员回家”回的是身份,暖的是民心。接下来,霞涌街道将继续凝聚更多先锋力量,让“党员回家”的温暖脚步遍及霞涌每个角落,让“服务万家”的幸福故事续写更美篇章,绘就党群同心温暖画卷。
文/图 惠州日报记者匡湘鄂 通讯员陈卓 杨鸿任 裴福亭